成立背景

勵翔獎成立的背景

雖然協會的經費並不寬裕, 雖然我們的孩子不定享受到,但我們發願, 科學家們都聽到家長孩子們的心願,用愛心作研究。

把一個可愛的男孩,賦予了發展遲緩,難治性癲癇和惡性腦部腫瘤 ( rhabdomyosarcoma )三種重病,降臨到一個任職醫師的爸爸,和復健治療師的媽媽身上;享盡孩兒的可愛,受盡各種生命的挫折,嘗盡各種為父母的辛酸;再在六年後把他帶回天上。我想,老天爺對這對夫妻的後半輩子一定有任務期許!

對於一個先天藥石罔效重症的兒子,任何一個爸爸都希望能像電影羅倫佐之油( Lorenzo’s oil ) 中的爸爸般為腦白質退化症(ADL)的兒子找到解藥。那幾年,為了賦安的難治性癲癇,我奔走拜託了清大,長庚和成大的幾位教授,提出即時偵測 preictal 腦波並反饋電擊壓制的想法,以及另一種即時偵測 preictal 腦波並反饋性短期從 subcutaneous implant 釋放高劑量 antiepileptic agents 的想法。十二年前在台北長庚的跨科整合會議,種種熱烈討論,彷彿昨日。

感謝各位教授的幫忙研究,並從各自的研究室發表論文成果。可惜愛子無福受用,在論文發表前就罹患腦癌,在手術化療的痛苦後離開我們。 

賦安過世後,我在走訪感謝各位教授的旅程裡,一張書頁讓我印象深刻。

當我在一位教授的辦公室等待他從實驗室回來時,發現他佈告欄上釘的一張紙片,那是從我贈送給他的一本書的前頁撕下來的,上面寫著:『教授:謝謝您為愛子賦安所做的研究。』教授進辦公室時,望著我疑惑的眼神,告訴我那是鼓勵他繼續做好研究的動力。

啊! 原來科學家也聽得到家屬的心聲,也願意和家屬一起背照顧慢飛天使的十字架,鼓勵慢飛天使飛翔。

雖然我們協會的經費並不寬裕, 雖然我們協會內的孩子發展上可能已經享受不到醫療帶來的改善;但我因此發願,藉著我們的努力,有朝一日,科學家們都聽得到家長孩子們的心聲,世上所有孩童都能受惠於科學的進步。在民國102年本會理監事會議通過後,協會團隊就積極架起實驗室科學家和病童間的橋樑。

我們誠懇地邀請國內的學者,領導會內的三位理事為我們推薦論文,並審查推薦的龐大論文庫。三年下來,在國內學界前輩的指導鼓勵下,勵翔獎逐漸茁壯。

讓我們誠摯地感謝辛苦的學者:

“ 您的研究讓我們病童朝向幸福的遙遠道路上又邁了一步。

也謹代表天下千萬的病童家長,期望和感謝您的堅持研究。”

勵翔獎捐款人 李惟陽

我們由衷感謝一路走來,給我們指導,鼓勵和鞭策的學界領袖。您們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從篳路藍縷時,前兒童神經外科醫學會會長,台大神經外科郭教授夢菲,在她的辦公室裏逐條逐字地指導李昭儀理事長和李惟陽捐款人如何訂立論文審核規範,以及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薛副所長一蘋,為我們指導論文的實用性( applicability )和延展性 ( future vision )。到未曾謀面的長庚醫院雷大雅教授、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和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唐堂教授……等前輩等人的首肯幫忙,到兒童神經外科的大家長,黃棣棟教授撥空親臨指導。我們都感動得無以名狀。

一年一年,從北部的台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醫、長庚、中部的中國醫學中心,到成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長庚醫院的教授們,給了我們針砭、遴選和評核的種種幫助,我們也銘感在心。 2020年,遴審委員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黃朝慶教授建言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分立獎勵。我們在2022年遵從辦理。

給我們莫大的鼓勵的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梁賡義院長。在垂詢我們的初衷和使命後,協同設立”梁賡義院長研究獎”。此獎項嘉許所有入選者和得獎者的辛苦研究,並鼓勵學者參與感恩分享會和科學論壇。

如果勵翔獎能夠在學界建立它的公正客觀形象,和社會使命,點點滴滴都是諸位的功勞,敝會時刻牢記不忘。